文明风尚 - 文明风尚 - 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今天是:2024年05月17日 周五 欢迎光临本站!

文明风尚

文明风尚

节俭本应"蔚然成风"

发布日期:2016-10-20 浏览次数:309

     “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亘古形成而不变的传统美德,是国人理应惯常坚守的良好习性,是“旧曲”而非“新闻”。因为,“俭成奢败”从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力挺、被世人广泛接受的具有普世价值的真理性定论,中华文明何以能够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以如此鲜活的生命力律动于世界文明的潮头之上的文明,原因固然多维,但是“俭成奢败”等优秀文化基因,能够始终以筋骨般地挺劲,占据着中国文明的主导地位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节俭”之风消弭,“奢侈”之风劲吹,以致于“节俭”竟然成了新闻媒体用放大镜才能寻找得到、用捕风仪才能追逐得上的新闻事件。着实令我等还尚存些许“节俭光荣感”的人倍感汗颜、无地自容。

  何以至此?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原因不外乎改革开放后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而国家对于国民的节俭意识教育和节俭行为的培养引导严重缺位,任由国人无视节俭美德、无度挥霍浪费现象呈无政府状态。古代先贤推崇的“无为而治”和“无为无不为”这个真经,竟然被自以为智慧的、具有主流话语权的后人们给念歪了。而中国普通百姓思想中所独具的天然般随波逐流的奴役性格,又自觉不自觉地将国家层面对“节俭作风”无政府态势扩大蔓延化,最终成为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进而又将这种普遍现象助长为普遍问题。

  令人可喜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富含的自我纠偏改错功能,总是能够恰逢其时地站出来,承担起对当下社会问题进行整治的责任。当节俭之风几近遗失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底谷之时,国人几乎不约而同地感觉到了这种害民害国的危机四伏,并不约而同地站出来向社会发出重振节俭之良风的倡导,从而倒逼政府职能部门“弃无为”而“求作为”。各地开展的“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文明用餐行动”、“节俭养德进社区,居民精打细算过起紧日子”、“让节约理念深入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成为出色的节俭小先锋”、“机关厉行节约,公务人员变被动监督为自觉守纪”等一系列颇具扬俭弃奢意义的活动,就是由国民和政府相互作用后而谱写成的律动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符。

    相信,只要举国上下将倡导节俭之风劲吹不退,只要全体国民发自内心自觉自愿地拥护并实践节俭良为,“节俭之风”必将成为中国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一种时尚美景,促进中国社会新风气真正实现转型目标也便水到渠成。愿节俭永远是“现在时”,而没有“过去时”,“节俭蔚然成风”在崇尚节俭的发源地中国大地实现回归绝非梦想。(特约评论员 王立明)(转自中国文明网)